年終大整理,邀請父母一起來
文 / 王進財(董事長)
【108課綱】是改變台灣未來的契機,然而看到許多父母的焦慮和擔憂,該何去何從?當升學的方式改變了,會考成績不是唯一時,國中升高中有七種免試入學、特色招生、私校單獨招生及其他;而高中升大學更是多元,學生素養導向的學習歷程,讓歷經千年考試文化的父母、學生,甚至老師不知所措。其實,我們需要的是回到生命、生活的基本學習。
世界科技和環境正急速轉動,廣告說科技來自人性,我們看到的是人性被科技綁架,好像AI、機器、網路就是未來世界的全部。世界的主導權正由帝國資本主義轉向掌握資訊科技的怪獸,人被撲天蓋地的網路資訊所淹沒和操弄,一樣生活在存在主義所探尋的生命是不自由、無意義、死亡和孤獨的恐懼中。
生命的建構如同蓋房子,樓房能多高、多穩、多美,來自從地基和重要節點的穩固,人生最重要關鍵點3歲、6歲、12歲、15歲、18歲、21歲,往後大部分是延續發展的過程,父母、老師如何建構孩子的基礎功夫,以適應未來世界?
呼應108課綱的素養議題,培養生命(態度)、生活(知識)、生存(技能)才能適應未來,期待培養孩子學習自我負責、生活規劃、生活自理,思辨解決問題、自主行動、溝通互動、社會參與的能力,以面對未來。
然而未來對許多人來說是很抽象和遙遠,未來是一個科技發展快速、資訊龐大、效率極高,有無限創造的可能。未來對生命、生活、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會不斷產生轉化。每一個生命都是有限,如何發展有限生命並連結無數生命一起創造未來,需要的是素養功夫,因為素養是生命發展的基礎和養分。
素養的基本功是甚麼?這需要從孩子第一個學習環境做起,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的老師,也就是說家庭是孩子素養學習的第一所學校。
任林教育基金會即將以忘形流的圖文方式推出一本家庭素養小書:整理是素養的根基【任林自我整理運動功法】,共分成三篇:
-
空間篇〜空間整理『任』我行
-
生活篇〜生活整理『任』我遊
-
心靈篇〜心靈整理『任』輕盈
每篇自我整理運動分別各有五個循環,
整理〜分辨要、不要
整頓〜序位
清掃〜歸位
清潔〜習慣、善循環
美〜內化、整合
每個父母都期許孩子長大能成就自己,實現自己。期待這本圖文小書能協助父母、孩子從虛幻網路世界逐漸抽離,回到多陪伴自己和家人的需要和渴望,全家一起動手做整理。父母學習耐心陪伴孩子從小為自己的生活環境負責,孩子的挫折力、自制力、自主、自動、自發能力、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等等素養功夫,就從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學習自我整理開始。
|